您目前的位置:新闻资讯 > 集团资讯 > 集团董事长陈伟其:可喜可贺、奋发作为、大展身手——有感于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

集团董事长陈伟其:可喜可贺、奋发作为、大展身手——有感于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

发表时间:2025-02-08

尽管倒春寒依旧,春意却已悄然弥漫,万物勃发的生机正逐渐显现。2月17日,我的朋友圈弥漫着喜悦和兴奋,很多朋友都在转发当天上午在京举行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座谈会1.jpg

对于这次座谈会的召开,我由衷地感到“可喜可贺”,这不仅是我的心声,恐怕也是众多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共同感受,唯有那些亲身参与其中的经营者才能深刻体会。

民营企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价值,这个恐怕已无须赘言,而这几年由于宏观环境的变化,民营企业所遭遇的发展难题,也是深刻且现实的。我深爱的湖湘文化素来崇尚“韧劲”,我观察到,企业家群体,尤其是民营企业家,正是最具韧性的群体之一,无论环境如何,他们总能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这份精神让我们这个群体彼此间总能产生共鸣,相互扶持。

无论是作为市场主体,还是企业公民,民营企业不可能像孤岛一般独存,成长的路上,需要社会公共政策的加持,也需要社会大众的支持。生逢伟大的时代,民营企业的发展,始终是顶层设计的重点关注,针对民营企业举办如此高规格的座谈会,彰显了其重要性,且此类会议并非首次,早在2018年11月1日就有先例。

关于这次座谈会的解读,其实已经有很多声音了。部分观点或许源于民间揣测,无需深究,但另一些则明显透露出重要信号。例如,从受邀企业类别来看,科技领域的民营企业家成为此次座谈会的核心,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芯片及网络安全等前沿领域,这些均代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讲话中也着重强调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

讲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觉得可以重点说道说道,我简单梳理一下,这次总书记的讲话,主要是从三个层面为民营企业加油打气:一是从制度保障层面,明确指出党和国家关于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已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这一表述从制度层面消除民营企业的政策不确定性,也专门就民营企业的法治化改革提出具体的要求;二是在发展机遇研判层面,明确指出在双循环发展背景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三是实践路径指引,再次鼓励要实现企业家精神与高质量发展双向驱动。针对当前的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将它定性为“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局部性、暂时性、不可克服问题”。

虽然讲话全文稿还没有刊发,但是从媒体播发的新闻中,有几个细节特别值得注意,一是在安全感保障上可谓用心用情。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座谈会上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并明确“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在最近的讲话中,他强调这些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并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这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视和连贯性,其分量之重,可见一斑。二是在解决问题层面可谓诚意满满。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毫不避讳现存的问题,提出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需强化执法监督力度,集中力量整治乱收费、乱罚款、滥检查、随意查封等行为,确保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这次措辞无不说明,顶层设计对民营企业面临的相关问题是有把握和了解的,并且能有信心提出解决之道。

我们常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源自清晰明确的政策信号,以及这些信号所引发的积极政策预期。我想,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将会给我们同在这个战壕的民营企业战友们投掷强大的信心包,能够以更大的信心,同赴时艰,走出阴霾,大展身手。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也让我更加坚定湘能楚天的发展之道:经过二十年的沉淀发展,我们以“新质聚力”,在新发展元年实现了可喜的蝶变,未来,将继续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上久久为功,在技术开发上加大研发投入,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家文化”弘扬“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的企业家精神,在自身的稳健发展中,助力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