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新闻资讯 > 集团资讯 > 集团董事长陈伟其:我的“曾国藩”情缘(一)

集团董事长陈伟其:我的“曾国藩”情缘(一)

发表时间:2023-03-22

昨天,我赶赴北京一所高校参加一场研讨会,主题是“电力科技与体育、文化的融合”。

1.jpg

这里有一个值得一提的背景,我所在的湘能楚天电力集团赞助并冠名了第二届曾国藩故里半程马拉松比赛,在此次研讨会上将同时举行北京启动仪式。

2.jpg

我想,我所理解的“融合”,应该可以从我的“曾国藩”情缘说起。

3.jpg

曾国藩,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听过,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也是咱们湖南人,他所创造的湘军奇迹,至今为世人所传诵。我与他的情缘之一,自然是作为一个湖湘弟子因地缘而生,我的家乡距离曾国藩的故里不过200公里,虽然不与他同宗同源,但是他所提出的“湘军精神”,也就是更广为流传的“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不怕死”的文化精神,多少也被感染并且在心底是深度认同的。当然,在更早时候,这种精神上的认同,更多是基于浅显认知层面的情感属性,而更深度的结缘,我想必须提及我的北大之缘。

4.jpg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欢到处学习。几年前,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获得了一个去北大国发院深造的机会,在这个学术殿堂,让我的视野和格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阔,在日常学习交流中,我会不自觉地向同学“推销”曾国藩的湘军精神,让我颇感意外的是,虽然曾国藩有着如此的知名度,但他所代表的湖湘文化,并不为多数人所知,即使听过,也只是非常简单的了解。

幸运的是,在学院给我们开设的课程中,居然有一门“曾国藩管理方略”,在宫玉振教授的启发和指导下,我和我身边的更多人,对曾国藩以及他所代表的湖湘文化,有了更多的研究兴趣,我对他的深入了解,应该也是因为这门课程。为了让大家有更近距离的了解,在北大国发院长沙校友会的组织下,我们每年都会热情接待来湖南游学的学弟学妹们,除了去曾国藩故里,还去了其他能彰显湖湘文化特色的地方。这样的游学经历,让我对曾国藩以及曾国藩精神有了更立体的理解和认同。

5.jpg

关于曾国藩精神,或者说湖湘文化的内涵,这方面的书籍相当多,对我来说,是有几点颇有启发的,也是极为推崇的。首先是他的“拙诚”行事之道。他在儒、法、道中寻觅智慧,逐步体悟到了“柔弱胜刚强”“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打脱牙齿和血吞”的哲理,让他学会了换位思考、以退为进的沟通技巧,让他学会了以倔强的韧性修炼自己,让他才得以在处理政务中,办成很多大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是他的“知行合一”人生态度。所谓知,古人提出了四个维度——知命、知礼、知言、知仁。知命、知礼、知言可以打开一个人的见识和度量,而知仁则可以借助外力而成就自己。曾国藩一生把这“四知”奉为人生的准则,终生践行,由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近代立功、立德、立言的第一人。有人说,正因为曾国藩知行合一,所以他才能成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大师。知行合一,看着简单四字何其不易:曾国藩在30岁左右定下了成为圣人的理想,从此汲汲以求,为此他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放弃自己的名声,一生饱经忧患,最后忧劳而死。因为有大愿,所以有大舍,最终有大得。曾国藩的一生中,有许多知行合一的范例,单举一例,就足以让人震撼,曾国藩有写日记的习惯,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每天在日记中,都会对当天所为进行深刻的反省,自责之语经常可见,这种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或者说专注力,那不是一般人所能有。

再次是他的“定力和意志力”。曾国藩的定力是非常强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阅曾国藩的修身十三条,这样的自律,堪称“恐怖”,他却能长期坚持下来。回看曾国藩的生平史,虽然在仕途上一度平步青云,但也并非完全不曾受挫,他也曾有在极度的逆境中,有三次自杀的经历,很难想象那是什么样的绝境,把他逼到那个程度,可能也恰恰是这样的经历,让他在“大彻大悟”之后,展现出非常人的意志力,看来,苦难确实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除此之外,曾国藩的“和以治家”理念也让我非常推崇,曾国藩非常注意言传身教,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喜欢西方社会学,一个喜欢物理和数学,哪怕这都是他不懂的领域,但为了陪伴,他都愿意去深入学习,跟孩子们一起探讨交流。

这些在生我养我地方所感受的文化熏陶,以及在书本和课堂上与曾国藩的“神交”,对我后来创办湘能楚天电力集团有着莫大的影响,我将在下文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