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合作新阵地、双链融合新高度|湘能楚天成功签约长沙理工大学科技成果
发表时间:2021-05-31
5月31日上午,长株潭三市---长沙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及金融服务对接活动在长沙理工大学隆重举行,这是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首次联合,与高校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对接,这既是科技工作跨区域协作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长株潭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体现,长株潭一体化在列入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后,其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此次活动中湘能楚天电力集团就“光充储系统关键技术”项目与长沙理工大学成功签约。
湘能楚天签约仪式
本次活动由长沙市人民政府、长沙理工大学主办,长沙市科技局、株洲市科技局、湘潭市科技局、天心区人民政府承办,湖南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天心区科技局、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长沙分中心、天心区科创联盟执行。本次活动依托长沙理工大学的交通、电力、水利、轻工、机械等行业的优势学科,以“校地合作新阵地、双链融合新高度”为主题,与长株潭协同打造的轨道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制造、工程机械、新材料等10条产业链,构建产学研金紧密结合的沟通平台,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
长沙理工大学校长曹一家致辞,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邱继兴讲话。
长沙理工大学校长曹一家致辞
邱继兴副市长最后提出以下三点要求:一、要聚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打造全国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二、要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产业高质量发展制高点;三、要强力推进三市工作协作共建,促进长株潭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
副市长邱继兴致辞
长沙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塨为长沙理工大学授牌“长沙市技术转移转化基地”并发表致辞。对接会上,来自长沙理工大学的“AI法律智能机器人”、“满足一致性要求的原料药研制”、“光充储系统关键技术”等12个项目与企业成功签约,签约金额达6285万元。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塨致辞
对接会上,现场嘉宾欣赏了“配电网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技术及成套装置”、“新能源材料开发及电力装备延寿技术”、“大规模储能液流电池系统及关键材料”、“土质填料智能路拌设备”、“云党建系统应用于推广”、“土质填料智能路拌设备”等7项科技成果的精彩路演分享。
长沙理工大学作为我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据统计,2018年-2020年,长沙理工三年共计投入研发经费11亿多元,转移转化科技成果1000余项,其中在长株潭转移转化380多项,为社会输送了近2万优秀毕业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服务于长株潭各行各业。
此次湘能楚天与长沙理工大学签约的“光充储系统关键技术”项目是由“一种电动汽车双向传输智能充电桩”、“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多参数滞环电流复合控制方法”和“新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能量协同控制方法”组成的储能系统技术研究。随着电池储能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电池储能在电力系统各个环节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灵活性、经济性的重要手段,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湘能楚天整合资源优势,对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保障能源安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电池储能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毫秒级快速、稳定、精准的充放电功率调节特性,为大电网提供虚拟同步惯量和电压支撑,较少严重冲击时的负荷损失及影响范围,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瞬时、短时和时段平衡能力,提升电力系统自愈能力及安全稳定水平、清洁能源消纳能力、能源电力供应保障和能源电力系统效率效益。此次项目的成功签约,表明长沙理工大学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承担着光荣而重大的历史使命和先锋职责,湘能楚天通过各种有效机制,加速推动学校成果转化进程,将继续为项目进行资源匹配和跟踪,真正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赢发展,为长沙作为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湘能楚天储能型变电站
湘能楚天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变电储能一体化方面积极研发,为用户提供新型模块化储能型变电站解决方案。全站采用预制舱生产模式,将储能系统与变电站完美融合,有效实现模块结构的一体化和后台控制的一体化。
储能型变电站可有效实现电网平滑负荷、削峰填谷、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减小弃风弃光、缓解局部电网重过载等功能,为国家消纳清洁能源贡献力量。